什麼是阿育吠陀

AYURVEDA

阿育吠陀(梵語:आयुर्वेद,轉寫:Āyurveda,意為「長生之術」)為印度教及佛教的傳統醫學。在這種治療體系中,人體被認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身體與自然不調和時,人體的各項機能便會受到阻礙,進而導致生病。所以在阿育吠陀醫療方法中,主要有三種實施方法:藥草療法、推拿療法及瑜伽療法。

阿育吠陀的定義

阿育吠陀科學被認為是印度傳統中的一種普遍意識,這是人類已經存在的永恆科學。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遙不可及的,無論我們能否發現它,草藥及其屬性始終存在。

阿育吠陀和瑜伽(身體,精神和精神實踐)共同構成了古老的印度醫學。古代印度教徒和神秘主義者不是為了尋找任何神靈,而是為了尋求知識而進行冥想,從而了解現實本身的本質。就像瑜伽一樣,阿育吠陀有著深厚的根源,並且可以追溯到三千到五千年甚至更長的歷史。它基於編碼知識,但是,由於所有印度文字都是「開源」系統,因此還可以根據教師自身的經驗和每個人的獨特性進行細微的更改和修改。阿育吠陀基於合理的邏輯和觀察,目前正受到現代醫學審查,並且經常被發現與現代科學兼容。

身體是否健康或是得病,取決於整個身體系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包括體內各部分以及體質是否相互平衡。其中一方面失衡都會對整體健康構成影響。

阿育吠陀主要是根據幾千年前已著成的古代印度醫典如《遮羅迦本集》、《妙聞本集》和《八支心要集》等古代文本為核心,根據典藉所述,人的身體分為三種體質,分別稱為Vata、Pitta和Kapha,當三種體質能夠達到平衡時,人就能獲得健康,這跟中國文化裡的陰陽調和思想相似。

三種體質分佈如下:Vatta主要位於肚臍以下,Pitta位於肚臍與心臓之間,Kapha位於心臓以上。古代瑜伽、阿育吠陀大師發現了某種體質的失衡與疾病的產生有一定的關聯。他們使用的配方主要包含天然草藥和礦物質,以平衡三種體質,從而達到痊愈疾病的功效。

阿育吠陀醫學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而且代表着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育吠陀——AYURVEDA一詞由兩個字組成:Āyur指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之意;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實為生命的科學。

認識多一點:阿育吠陀的由來

阿育吠陀的神話是源自於印歐神話中的雙馬童(阿史沃因 Aśvin),即雙胞胎醫生,也是諸神殿的神,名為那瑟滴亞(Nāsatya)及德斯羅(Dasra)。四千年前的雙胞胎醫生的故事已經在土耳其的胡里安語及西泰語以及印度的梵語中失傳了。阿育吠陀與阿達婆吠陀相比較,算是個次要的智慧。這四種吠陀(智慧)是世界上所知用印歐語言所留下來最古老的文件。

古代印度醫典《遮羅迦本集》是現時最經典的阿育吠陀文件,約莫在公元前一千年用梵語寫成的,是全面性的醫典,且大多數學者認為,阿育吠陀在西元一百年以前在印歐地區就非常的盛行了。

阿育吠陀在公元6世紀時,隨著佛教的傳播,影響的區域也越來越廣。和尚將阿育吠陀帶到中國、西藏、韓國、蒙古跟斯里蘭卡,在這些國家的醫學系統裏留下傳奇。

更近一點的是,德國將公元前一千年阿育吠陀的《妙聞集》翻譯成德文,並運用在整型手術中。《妙聞集》中提到了阿育吠陀的八個分支:一般醫學、外科、耳鼻喉及眼部疾病、毒物學、精神科、兒科、婦科、性學及生育學。